随着无人机军事技术的扩散,美国日益感到无人机对自身安全的威胁。除了应对民用无人机造成的安全隐患之外,美国军方还密切关注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国家或组织对无人机的敌意使用,军方正在不断研发反无人机的技术装备,近年来在预警、拦截方面的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有一些技术可行性较大。
一、美军反无人机技术研发进展
(一)预警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2015年1月7日,美国陆军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部署了联合陆攻增强网络传感器浮空器系统(JLENS)的首个系留气球,该系留气球搭载的雷达系统覆盖了传统固定或机动式雷达的盲区,可探测低空目标,如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其探测范围覆盖了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广阔空域。
美国在其本土部署气球载雷达系统,一方面防止敌对国家可能从大西洋上的船只上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华盛顿,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超低空入侵制造事端。该系统还可集成到现有的拦截系统中,帮助“爱国者”、阿姆拉姆和“标准-6”防空导弹拦截超低空目标。
(二)拦截
“无人机防御计划”是美国军方利用微波武器加强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沃纳-达姆曾透露,“传统的武器系统都是用来防御大型航空器平台的,因此美国空军实验室正在试验一个名为‘黑色飞镖’的项目,它具有侦测、追踪甚至击落小型无人机的能力。”这种武器系统通过利用微波能量瓦解无人机的电子系统,将其击落。
(三)未来发展方向
据悉,2013年,美国国防部特种作战/低强度冲突助理部长下辖的反恐技术保障办公室召开了一次投标会议,旨在对反无人机技术进行分类。政府多个部门已经从军事作战的角度出发考虑过类似问题,但此次会议主要从保护高风险人员的角度出发,目的更为明确。
反无人机技术的备选方案比较有限,陆军官员在经过研究后,认为只有将其击落和使其失效两种方案,其中失效方案又可以分为两种技术途径:一是对其进行干扰,使其坠毁。二是入侵控制频率,接管控制权。海军研究生院也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现有的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或防空系统对无人机效果不佳,应当针对无人机自身特点,发展更有针对性的克制武器。
2014年4月30-5月1日,美国陆军举办了一场关于反无人机的研讨会,对各层级的探测、决策和击落机制进行了讨论,并探讨潜在的解决方案,内容涉及动能、非动能武器以及电子和网络作战、其中定向能(激光/高能量微波)以及网络反制引起了极大兴趣。
由于当前各个军种基于激光技术的解决方案都过于昂贵,而且也有可能击中不了造价低廉的无人机。研讨会中所有重要的参与方都一致认为,能够使无人机系统失效就行,不一定要击中,小型无人机通常未经电磁加固的特性也使得电磁脉冲技术有用武之地、
从世界范围来看,火力拦截、通信/导航干扰、网络入侵也是其他大国针对军用无人机的主要反制策略和装备发展方向。
二、启示与建议
(一)在生产经营层面实施深层次技术管控
在应对军用无人机技术之外,美国同时加强对民用无人机的使用进行注册和管制,尽量确保不出现非敌意的无人机事故,发生意外事件之后还能有线索可以追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在严格飞行管理以及对生产经营进行摸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要求在无人机及飞控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无人机被恶意使用的防范措施。
例如,现在很多生产厂商的飞控内已经内置了全球(或当地)机场等敏感区域的坐标,在此区域内飞机将无法起飞,或自动降落。此外,所有的飞控部件可以加装统一的低成本的无线应答机,相关安全及监管部门有一个问答秘钥,秘钥正确后,无人机会播报自己已在监管部门备案的身份及此次的飞行计划。监管部门甚至还有一个可接管控制的控制秘钥,控制秘钥正确后,无人机将由监管部门控制,监管部门可输入新的航线指令指挥无人机离开飞行禁区或是直接降落。当然,无人机的控制秘钥必须增加安全保护措施,一旦失窃,或者遭遇网络入侵,所有的无人机被接管,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研发性价比高的预警与拦截系统
我国已经推出针对无人机的“低空卫士”激光系统,然而这类装备价格昂贵,难以在所有重点区域加以布设,应该更多的探索研发类似于气球载雷达的预警系统,通过通信、导航、网络干扰等使无人机失控,而不是直接击落的拦截系统。(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咨询航拍服务可加老鹰的微信laoyingfly |